欢迎来到晶橙传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网络营销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3106
新闻发稿案例(新闻资讯)-社会保障扶贫更有力 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我市2020年脱贫攻坚·扶贫专项系列报道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12-18 16:55:50

b92adecda3391202ea5c6f28af0f8b8.png


 社会保障,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重要组成,该项工作始终致力于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实现应保尽保,不让他们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按不低于年度动态调整后省定扶贫标准,统一制定发布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继续做好低保兜底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切实提高低保对全面脱贫的贡献率……”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我市社会保障扶贫一如攻坚初时般,毫不懈怠。

  目标只有一个——全面小康,一个都不少。

入村入组入户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低保兜底全覆盖

  今年11月2日,天全县民政局会议室内,又新增了一面锦旗,上面“排忧解难心系群众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送锦旗的是家住该县仁义镇大田村已脱贫的杨富勇、苏蓉夫妇。背后的故事要从今年4月底,苏蓉前往成都某医院看病,不幸被确诊重病后的第二天说起。

  那一天,大田村第一书记张俊、天全县民政局联系帮扶负责人,几乎同时知晓苏蓉患病一事。情况迅速反馈至该局救助股:病情较严重、刚性开支大、经济负担重,存在较大返贫风险!

  相隔1日,苏蓉自愿提交了低保救助申请。“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救助股股长范成红介绍,此后经入户调查、乡镇和县级审核公示,其一家6口只用17天,即全部按政策纳入低保兜底范畴。

  为帮助苏蓉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天全县民政局还主动帮助她联系申请了慈善医疗救助。“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正在家休养的苏蓉动情地说。

  据统计数据显示,至10月底,我市今年已有1729名困难群众纳入扶贫兜底范围(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已累计有1.3万余名贫困人口通过低保兜底脱贫)。此外,我市今年来,已累计为低保兜底对象发放补助金4373万余元。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王学美透露,预计至12月底,将累计发放救助金5300万元,可完成全年救助发放资金数的110%。

  此外,我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确保应保尽保,结合2019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工作任务等情况,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连续第三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以其中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例,自今年7月1日起,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400元/人/月,提高到440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650元/人/月,提高到700元/人/月。至此,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高于省定贫困标准。

  政策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作保障。这其中,有我市在今年连续第三年开展的农村低保专项治理。

  王学美透露,从2018年专项治理工作开展至今,我市各县区共自查农村低保54496户、74756人次;自查农村特困供养14951人次,低保备案人数629人次,签订承诺书11518人次。进而有效杜绝了低保评定中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正商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

  保障力度再强化

  作为低保兜底工作中的重要组成,临时救助制度也被称为“兜底中的兜底”。

  该项制度指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措施。

  “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救急、救难兜底作用,可有效解决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进而防止脱贫群众返贫。”名山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主任杨剑说。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着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加大疫情期间临时救助力度。

  12月7日,名山区车岭镇云台村6组,冬雨绵绵。新居内,年近七旬的高朝均正一边烤火,一边收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多亏了政府帮扶及时,我才能住上现在的新房子!”

  让高朝均称道的事,发生在2019年12月底,因线路老化短路,他的家损毁于一场大火中。事后,高朝均作为贫困户、低保户,镇县两级民政部门第一时间送去米面粮油,并在今年1月中旬,为其申请到6300元的生活临时救助;通过自筹一部分、脱贫攻坚政策解决一部分的方式,帮助其于今年8月搬进了新家。

  而在全市,像高朝均一样受益于临时救助,有效避免返贫、致贫可能的困难群众,仅今年(截至10月)已有5070人次。有统计数据显示,仅此一项,我市已发放临时救助金363万元,人均救助水平达715元。

  相似民生实效,同样体现在代缴养老保险、按月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多个方面。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我市为1.42万名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体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3.41万名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以及年满60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足年限不再补缴),并按月发放养老保险金。

  同时,及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截至10月底,我市已累计向11.65万人次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167.83万元;向23.09万人次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336.59万元。 

本报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