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还是连接城乡各个角落的货运司机,都是被称为“车轮上的奋斗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也是“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随着“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措施相继实施,越来越多的平台企业开始采取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比如货拉拉,采取职业伤害保险、“防疲劳”机制等诸多实际行动,确保司机群体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从政策到平台,当职业伤害险兜住风险底线,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健康管理守住奋斗底线,正重新定义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本价值,让“车轮上的奋斗者”跑得更稳,也让每一份流动的汗水都获得应有的尊重。
全国总工会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8400万人,规模正不断扩大。过去,这个群体往往难以被纳入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而他们的职业有着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政府和企业为他们做好兜底保障尤为重要。2022年,人社部等部门在北京、江苏等七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货拉拉成为第一批试点的平台型企业之一,为保障新就业群体的权益迈出了重要一步。
拥有三年多驾驶经验的货拉拉司机蒋幕云,此前曾购买过商业保险,但因保额较低并未续费,而货拉拉成为职伤保试点企业后,便为蒋幕云等司机都购买了职业伤害保险。
在2023年3月,蒋幕云在广州拉货途中发生车祸,导致胸部肋骨骨折,幸运的是,他在提交申请赔付资料后,成功获得4.5万元的赔偿金,缓解了高额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目前已完全康复,并重返工作岗位。
据悉,货拉拉截至目前已经累计为超过160万名新老司机提供了优质的保险服务,总投入超过1亿元,而且帮助超过1000名司机完成理赔申请,其中单个案例最高赔付额突破百万元。
在新就业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员集中在出行、同城货运、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可能面对复杂路况和高强度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如何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也是每个平台型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针对货车司机健康与安全问题,货拉拉与深圳职业病防治所联合开发“司机健康操”,向司机宣传颈椎、腰椎等常见职业病患的预防知识,累计参与司机超过53.5万人次。在行驶安全方面,货拉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安全防控系统,重点关注的违规载人和危险品运输的召回率均大于95%;为保证司机休息权益,货拉拉还推出“防疲劳”机制。
在减少社会矛盾、减少因职业伤害导致家庭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货拉拉等平台企业的积极探索以及实践措施,不仅保障了司机等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收入水平,提升对工作岗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好榜样,成为广大新业态劳动者的“守护者”。未来,随着更多相关政策的推出和支持,货拉拉将引领更多平台企业逐步实现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制度化,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