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辂认识,缘起于短视频,无意间刷到她的观点,激发出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我们约在五道口的一间咖啡馆,漫天聊了很多,关于做事,关于创业,也关于个体发展。
中途我甚至叫错她的名字,不过她没有指出我的失误,直到我整理材料,才发觉这个小小的“尴尬”。
这些年,我访谈了数十位各行业的领袖,他们各有各的出色和过去时代赋予他们的红利。而这位80后创业者,让我看到当下这个时代可复制的一些品质,可以超越性别、挫折,甚至“宿命”。
这对那些企图干成一番事业的管理者、企业人来说,尤为可贵。
白辂曾是知名IT厂商的顶尖销售,最年轻的大区经理之一,后进入互联网公司战略部担任战略投资负责人。现在,她把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写进了《破格:强者思维与人生跃迁》一书当中。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打开新的认知视角。如果你是一位爱好自律者,阅读效果更佳!
口 述:白辂 畅销书《破格》作者
采 访:叶正新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想要高一级的自由,
就先控制低一级的自由
雅克·拉康曾说:“人唯一有罪的地方,就是向欲望让步。”
而欲望管理能力是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重要分水岭。如果你能管理好欲望,就会走到不曾想象过的远方。
在管理欲望之前,我们需要对欲望进行分类,从功能角度可以将欲望分为两类:碎片型欲望与战略型欲望。
什么是碎片型欲望呢?
比如,刷剧、购物、旅行、聊八卦和追逐很快过时的新闻热点等。这些欲望都是非常碎片化的,短期内能让我们的心情放松,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对于我们的人生影响甚微。
什么是战略型欲望呢?
比如3年内升为中层管理者,5年内拥有1000万的可支配资产,启动一个有前途的计划对冲35岁之后的职场风险,等等。战略型欲望属于想和做之间周期长,做和验证之间周期长,阶段性结果较容易模糊的目标(即便努力了,它的成果在短期内也未必很明显,也有可能因为战术的调整而影响目标的实现),但是对于更长的周期而言,它们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不走这一环就很难到下一环。作为奠基石一样,它们对人生的影响巨大。
前者的实现过程很容易,因为门槛很低,我们能在短期内得到正向反馈。而后者的实现过程可能伴随着煎熬,因为欲望越大,门槛越高。由于缺乏耐心、方法失当,大多数人注定被挡在门外,只有少数人能够明白复利的意义。
在每日的生活当中,碎片型欲望与战略型欲望应当是旁枝与主干的关系。所谓主干,是有力而专一的,它是成长的主方向,能量的来源,生存的意义;而旁枝,则是更加分散的存在,它们让主干更有能量,却不宜过多,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度的精简,保证主干有质量地成长。
我们常说玩物丧志,也就是说,碎片化欲望占据了人生太大比重时,我们最重要的那些人生使命便难以有足够的精力与空间去实现。
想要高一级的自由,就先控制低一级的自由。
那些如同烟火般肆意流动的欲望,都应当落在真正沉淀价值的地方。
干且干成,
是成年人赢得自信的唯一方法
在我们的文化里,非常尊崇读书人,所以晒晒自己读过什么书,似乎也成了优越感的一种来源。毫不讳言,读书必然有读书的好处,但是相比“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困扰,“书读得太多,实践得太少”才更为致命。
本质上,让我们充满焦虑的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当下,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都得益于成功的实践,而成功的实践是建立在不断的有效实践基础上的。因此,在我们的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以非常清晰的状态判定什么才是有效实践。我们在衡量实践时至少要考虑如下两个因素:
1. 实践成果可以被市场验证;
2. 验证成果可以帮助自己做好新一轮的实践。
这里的验证结果与好坏无关,只和有效性有关,但凡是有效的验证,皆能作为我们未来执行策略的参考。譬如:如下哪些实践可以有效验证自己的商业眼光?
在朋友圈点评马云创业——无效
和朋友舌辩马斯克的商业理念——无效
投资创业项目,亲历盈亏——有效
开公司,亲历盈亏——有效
哪些实践可以有效验证自己的工作能力?
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累到胃出血——无效
每天吐槽其他同事的工作失误——无效
每个月的工作任务达成120%——有效
所负责地区/领域的营业额打破了公司的历史记录——有效
验证一个人身材如何,自然是在他不用衣服修饰的时候;验证我们的实践是否有效,自然是把定价权交给目标市场。我们只有通过赤裸裸的实践成果,才能逐渐摸索出一件事情的合理区间。
科比说过:“我宁可现在丢脸也不要以后丢脸,遗憾自己一个冠军都没拿到”。
科比曾经在晚上11:30,凌晨2:30、3:00打电话给乔丹,发短信给乔丹,探讨有关低位背打、步法,有时候甚至是三角进攻的问题。
图源:视觉中国
所以,把自己从“知”的舒适区间抛入“行”的实践区间是十分必要的。
真正能做成事的人,面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在“闻道”之后勤勉地实践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这几年和创业的朋友们聊,大家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创业越早越好,越早进入越早理解各种商业模式的逻辑。
当然也有人说,看各种媒体报道和商业分析报告也能理解商业逻辑,其实这个逻辑的背后是一种手感和体感。也许你能在文章里找到参考,但不是每一件事都能生搬硬套。灵活应用的部分一定是在不断的有效实践中领悟的,自身能力也是在不断穿越成败的过程中淬炼出来的。
我们站在现实的土地上,眺望对岸的欲望,如果中间没有一道桥梁,欲望就永远是欲望。只有通过实践,才知道如何在变动的状态中实现目标。
借用王阳明的话:“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的话表达得很透彻。所谓极致的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与行一体两面,并无割裂。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实践就是意志的体现,意志就是实践的体现,那么我们的精神与行为之间就不再有分野,我们的行动就不再涣散,而是达到极致的精锐与高效。
干,且干成,是成年人赢得自信的唯一方法。
找到属于你的“基因”优势
当我们选择进入一种生存环境时,关注的往往是这个环境中有哪些机会与竞争者,却很少从自己的“基因”优势出发。
“基因”优势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我们在人生这个牌桌上重要的筹码之一。
但凡你观察过40岁以上的人就会明白,靠自己的短板活一生,犹如拿着大刀拼大炮,再努力都会充满艰难与挫折,一辈子都难以志得意满。
因此,在你奋斗的领域里,“基因”优势是保证胜出的重要条件。这里的基因并不单单指遗传基因,而是一种个人资源的综合。一个人的资源包括很多方面:智力、容貌、家境、眼界、情商、人脉……所有可以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结与交换的个人资源都是我们的“个人基因”。
“个人基因”可以是存量型资源,也可以是增量型资源,与生俱来的是存量型资源,自我奋斗的成果是增量型资源,但是它们都会在某些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存量型资源会在前半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不断提升,增量型资源会在后半生发挥更大的作用。少年得志是存量型资源的集中爆发,而大器晚成则是增量型资源对人生的公正肯定。
肯德基创始人哈兰·山德士是全世界范围内大器晚成的模范。儿时的他家境贫困,为了照顾弟弟妹妹,自学烹饪,因此练就了远近闻名的烹饪技艺,在大家的交口称赞中,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基因”优势。
40岁的时候,山德士运营一家加油站,除了加油服务,他还推出了自己的特色食品——炸鸡。由于味道鲜美、口味独特,很快就受到了食客们的热烈欢迎,以至于很多人来加油站不是为了加油,而是为了大快朵颐。然而不幸的是,二战的爆发让他的生意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政府实行石油配给,加油站被迫关门。为了偿还之前的债务,他甚至用光了所有的银行贷款,只能靠政府救济金过活。
站在命运的谷底,年过花甲的山德士坚信自己独创的炸鸡调料是自己的最大优势和救命稻草,于是他从肯塔基州到俄亥俄州,沿途兜售炸鸡的特许经营权。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1009次,终于在第1010次才迎来第一次成功。
在他62岁时,盐湖城第一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终于建立了,短短5年时间,发展了400家连锁店,并且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品牌。
山德士的人生跌宕起伏,但始终没有间断的是,在美食这条路上不断积累自己的增量型资源。
所以,天道酬勤应当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同时带着优势进场也是一种方式。
写在最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富人思维、穷人思维的理论大行其道,仿佛出身定终身,但是这种粗暴的二元概念对于人的实际发展并没有足够的指导意义。
进入社会的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出身普通的人不仅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而且突破束缚,连续通关。他们甩掉了教条化的奋斗理念,也摆脱了原生家庭存在的认知桎梏,构建了一套关于如何把事做成的思维框架,让他们具备了一种做什么成什么的能力。
在本书中,我将会系统阐述如何顺应规律,构建成事的思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