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本我十年前就写好了我喜欢文学,也写过诗。片子里面很多经历,多多少少都有我自己的影子。
小时候我在安徽芜湖城郊长大,家里是石油公司的,在长江边上。石油公司附近都是国企,有肉联厂、工具厂、铅丝厂、印染厂、纺织厂,尽管是小地方,但是极其之热闹,有一种特殊的年代的一种气息。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今天晚上去石油站跳舞”,石油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拍这部片子,就是想回去看看,找到一个契机,想要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再走一遍。从小我向往北方,第一次出差去甘肃,西北大地那种粗砺的颗粒感令我印象深刻。在写剧本、选景时,自然而然认为故事就该发生在西北大地。一个风花雪月的地方出一个诗人,那是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是在80年代的一个矿区里,在一个环境极其严酷的环境里,以诗人的身份生存,就不一样了。
主场景是在新疆哈密一个叫三道岭的地方搭出来的。一个1万平米的废墟上,在一个预算极其之低的前提下搭了宿舍区、旧生活区,就连主席画像都是自己画的。
矿区的选景则是在西北地区最大的露天矿,现在这样的矿已经很少有了。听当地老矿工说曾经80年代的那种气势恢弘,上千号人在那里,30多趟蒸汽机火车跑上跑下,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很萧条了。偶有一辆趟运煤车也将过往记忆悉数带走。
剧本里面,其实我很痴迷陈蕙这个角色。我7岁时从安徽回到上海,住弄堂里,家里斜对面有个大姐姐,在纺织厂工作,非常漂亮。有一天,从大姐姐家传来邓丽君的歌,大姐姐和家人进进出出,好不热闹,似过节,那画面太美,至今难忘,之后听奶奶和小姐妹闲聊,大姐姐有男朋友,很快要结婚了。三年后,我们这片全拆了,大姐姐结婚了,但她和那个年代的气息犹在我脑海里飘荡,挥之不去。我家里也有很多女人,每周我都要去姨妈家玩,我年龄最小,姨妈、表姐、表嫂,都很宠我。我基本就是把这些印象都凑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陈蕙。
片子里,陈蕙对李五可以说是万般柔情。她有一句台词,“我爱你,我总有一天连你的影子和你身上的气味我都要带走。”她后来用行动来实践这句话。她可能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到她是一个诗人。可以说她是仅剩的为数不多的一个诗人。